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
實訓室
學生作品展示
校企聯辦職業教育
前言
高質量的職業教育,關乎國計民生。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高度重視、加快發展職業教育,努力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技能人才。 近年來,莆田市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聚焦打通職業教育、就業創業、人才資源“三大關卡”,圍繞破解人口紅利、人力資源、人才引進“三大難題”,把職業教育擺在“強產業、興城市”的大格局中去謀劃,大力提升職業教育的市場適應性、社會吸引力和經濟貢獻率,全方位推動莆田高質量發展超越。 市委書記劉建洋履新后,反復強調,強產業,興城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培養和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今年6月,市委、市政府印發了《關于大力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培養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加快構筑創新創業創造高地的意見》,成立了工作領導小組,市委書記、市長任組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任常務副組長,分管副市長任副組長,全市上下合心合力推動新時代職業教育事業發展。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培育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的實施意見(試行)》《關于鼓勵和促進社會多元舉辦職業教育實現優質發展的通知(試行)》等配套文件,以職教為源,培養和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構筑創新創業創造高地,為推動莆田市產業轉型升級、實現“錯位發展、差異化發展”輸送大批產業人才,真正變“人口紅利”為“人才紅利”,實現產業和人才“雙輪驅動”。 “加快我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是市委、市政府、市政協共同商定的2020年度協商議題之一。 市政協高度重視,組成“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加快我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課題組,從今年4月開始,市政協副主席張亦兵帶領課題組深入市直和各縣(區)有關職業院校和校企合作單位開展專題調研,前往南昌、蘇州等地學習考察,召開13場座談會。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周青松主持召開主席會議,聽取調研情況匯報,就課題協商提出明確要求。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提升就業質量,促進民生改善,助力產業升級的一項全局性工作。”在“加快我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議政會上,周青松強調,要進一步凝聚共識,發揮政協聯系廣泛的優勢,在發展職業教育中,做好牽線搭橋、政策宣傳、解疑釋惑等工作,提高社會各界對職業院校的認可度,使新的求學觀、擇業觀和成才觀在全社會蔚然成風;要進一步建言獻策,緊扣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聚焦“343”產業布局,對我市職業教育的短板和瓶頸,持續關注、持續發力,深入調查研究,為推動全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要進一步形成合力,建立全市一盤棋、全要素保障的工作機制,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為我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人才支撐。市領導也在會上作了講話,強調各級各相關部門要積極吸納此次專題協商的意見建議,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創新思維,凝心聚力辦好特色職業教育,全力打通產教融合發展渠道,加強宣傳正面引導,為職業院校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為莆田產業發展培養集聚更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 今天,莆田職業教育這朵“野百合”迎來春天。我們相信,隨著我市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這朵花一定會開遍莆陽大地,結出更多的“大國工匠”之果。
近年來,我市職業教育以改革促發展、以質量求提高,加強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服務高質量發展超越和美麗莆田建設。目前,全市有高等職業技術學院1所,在校生近萬人;中等職業學校13所,其中民辦中職1所、技工學校1所,全日制在校生近2萬人。 “財政投入持續增加,校區建設持續擴大,辦學水平持續提升。”從市政協課題組的調研情況來看,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態勢持續向好。 2019年,市級財政從教育費附加中安排1530萬元用于職業教育,占本年市本級教育費附加支出的45%。逐年提高職業院校生均撥款水平,2019年湄職院已達國家標準12000元,中職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各專業類別標準已達省定標準4200-7000元。逐步加大對職業教育專項經費投入,今年決定設立市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湄職院規劃建設新校區133.33公頃(2000畝),一期建設60多公頃(900多畝),2019年10月完成4個系部約2000人搬遷,其余院系將陸續遷入新校區。莆田職業技術學校、莆田藝術學校分別于2018年9月和2019年10月整體遷到新校區。加強中高職協調發展,推進集團化辦學,全市組建2個“職業學校聯盟”、各由5所職業學校組成,組建1個職業院校集團、由11所職業院校組成。創新教學方式,基本形成現代學徒制、二元制、訂單班、冠名班、委培班和共建產業學院、產學研協同創新中心、實訓基地等靈活多樣的合作辦學形式。目前,全市已設立數十個企業冠名班,學生逾3000人,有6個學校的11個專業被列入省現代學徒制試點學校。積極推進技能競賽,舉辦全市中職學生技能競賽暨福莆寧中職學生技能聯賽,湄職院與深圳市衛國教育有限公司承辦機械國賽和省賽,湄職院、湄職校共承辦省級一類賽事2019年度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9個賽項。2019年,我市選手參加福建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一等獎4項、二等獎10項、三等獎24項、優秀獎74項;4個項目參加國賽,獲3個三等獎。 近年來,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態勢雖然較好,但由于起步慢、基礎差、底子薄,與“強產業,興城市”要求相比,與職業教育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市政協課題組調研發現,我市職業教育發展還存在職教格局不大、產教融合不緊、師資力量不強、社會認同不高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指出:“各級黨委和政府要把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好地支持和幫助職業教育發展,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實人才保障。” 市政協課題組認為,大力發展我市新時代職業教育,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大力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培養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加快構筑創新創業創造高地的意見》,緊扣“突出開放招商,強化項目帶動”的工作大局,深化職業教育改革,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我市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夯實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基礎。
對標對表,教育優先 以高起點統籌規劃引領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職業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基礎工程。我們要堅持把優先發展教育事業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先手棋,育新機,開新局,大力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 加強頂層設計,確保教育優先走深走實。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發揮“莆田市大力發展新時代職業教育培養集聚實用型技術技能人才加快構筑創新創業創造高地工作領導小組”雙組長優勢,完善工作專班運行機制,協同黨政部門、群眾團體、職業院校齊抓共管,齊心協力謀劃新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組建市職業教育指導咨詢委員會,圍繞我市職業教育現代化提供決策咨詢。強化市職業教育研究院作用,制定“三定”方案,細化工作分工,組織開展常態化職業教育教研活動。加強職業教育督導,配強職業教育督導專員,科學考核評估職業教育。 加強統籌規劃,確保教育優先落深落細。對標對表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和《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以編制“十四五”規劃和國土空間規劃為契機,深研國家產業政策,緊盯國家產業規劃,綜合考慮我市“343”產業布局和市場需求導向,統籌謀劃職業教育發展的地方資金籌措、師資隊伍建設、學校運行保障等工作,把新時代職業教育納入我市“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圍繞“強產業,興城市”的發展戰略,對接科技發展、產業發展、城市發展趨勢和“兩新一重”建設,高起點編制我市職業教育發展中長期規劃,高質量打造具有國際視野、全國前列、福建一流、莆田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把市委、市政府研究確定的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目標落到實處。 加強要素保障,確保教育優先有力有效。南昌作為全國三大職業教育基地之一,率先出臺《南昌市職業教育條例》地方性教育法規,率先推出免費職業教育,率先實施中職學校人事編制管理改革,率先設立職業教育專項資金,打響了“學在南昌”的教育品牌。要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全市一盤棋,全要素保障,推動我市職業教育行穩致遠。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扶持職業院校發展的財稅金融政策,建立與辦學規模、辦學質量、培養成本等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合理確定市、縣、區共同承擔生均經費比例,逐步提高生均綜合撥款定額標準和職業教育專項經費。發揮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四兩撥千金”的作用,建立“以獎代補”機制,鼓勵各縣區加大職業教育投入,落實教育費附加中用于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加大職業院校建設用地的政策支持力度,合理確定職業院校特別是民辦職業院校建設用地需求。制定《莆田市新時代職業教育發展條例》地方性教育法規,依法保障我市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