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至16日,市政協副主席林惠中帶領部分市政協委員、市直有關部門負責人,圍繞“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專題進行調研。 調研組先后赴莆田海關綜合技術服務中心、莆田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等市直有關部門的5個執法和檢測機構,以及仙游縣福建金溪茶業有限公司、福建省意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荔城區木蘭域屠宰廠、莆田九中學校食堂等7個考察點,實地走訪察看,并召開基層座談會。通過實地調研和座談,大家對我市食品安全監管工作有了一個基本的了解。 在16日下午召開的市政協“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專題調研座談會上,市直9個部門分管領導介紹了本部門工作開展情況,參加調研的委員圍繞老百姓餐桌食品安全、校園食品安全等議題,發表了意見和建議。 在聽取市直部門的情況匯報和委員的建言建議后,林惠中就這次調研,提出三點意見:一、提高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意識。小餐桌關系著大民生,今年年初,市委點題要求市政協就食品安全工作加強調研,并將“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列入年度重點協商議題。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深化思想認識,提升政治站位,強化責任意識,持續推進治理“餐桌污染”,建設“食品放心工程”,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全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二、聚焦關鍵環節,解決突出問題。要以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為契機,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堅持綜合施策,聚焦關鍵環節,解決突出問題,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堅決做到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長期不懈抓好食品安全治理工作,切實讓群眾放心吃、吃了放心。三、加強體系建設,提升治理水平。加強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建設,可以從六個方面加以研究:一是食品安全監管力量建設;二是食品安全法規制度建設;三是食品安全檢測體系建設;四是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設;五是食品生產經營者誠信體系建設;六是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和應急處置體系建設。要研究如何借助信息手段,推進食品安全“一品一碼”全過程追溯體系建設,提高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監管能力,實現從主體到平臺的延伸拓展。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方面,要研究如何將食品安全監管融入綜治網格管理,充分發揮網格員“前沿哨兵”作用,擴大食品安全監管的覆蓋面。(時報記者 劉愛紅 通訊員 吳慧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