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是政協履職的生命線。“提案工作就像呵護幼苗,得從源頭精心培育。”這已成為莆田政協人的共識。 八屆市政協第四十三次主席會議審議通過的《提案培育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是這場“育苗”行動的“總綱領”,在全省尚屬首份。它標志著莆田市政協提案工作從“重數量”向“重質量”“重培育”的深度轉變。 “提案工作是政協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全局性、綜合性工作,需要各委室、各民主黨派團體和政協各參加單位共同發力。”市政協主席沈萌芽表示,提案培育是市政協的又一創新舉措,要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加強協作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動提案培育工作取得實效,扣好提案工作的第一粒紐扣。 如何讓這“第一粒紐扣”扣得更準、更實?市政協今年不斷增強提案“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源頭把控。 《方案》對提案培育的指導思想、工作原則、工作方法進行了明確,為提案培育規劃了清晰路徑——選題策劃、調研論證、撰寫完善、跟蹤服務、培樹典型,五個階段環環相扣,形成“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源頭閉環。 核心要求是什么?《方案》要求,必須緊緊圍繞中心大局和民生關切。這意味著,每一份提案的選題,都要像瞄準靶心。《方案》強調,要深入調查研究,挖掘真實數據,組織研討論證,確保提出的建議不僅“切中要害”,更要具備“落地生根”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科學性。 八屆市政協堅持守正創新、篤行實干,推動提案工作高質量發展,已形成“育—辦—展”全鏈閉環。深入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治理木蘭溪的重要理念和“保護好湄洲島”重要囑托,從“市之大事”到“民之關切”,城市噪音治理、智慧交通、中醫醫療等民生熱點被精準鎖定。 “在探索中創新,在創新中實踐,在實踐中提升。”市政協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提高質量、講求實效”的工作方針,致力于在提高提案質量、增強辦理實效方面提質效、創一流;加強對提案工作的領導,把提案工作納入市政協工作全局統籌謀劃,列入黨組會議、常委會議、主席會議的重要議題;沈萌芽主持召開高質量提案推進會、培訓會、交辦會、委員知情明政會,領銜督辦重點提案。 提案培育,不再是關起門來的“筆頭功夫”。市政協創新打造“開門辦提案”平臺,每月在電視臺展播專題片。鏡頭下,提案如何從“紙上”落到實處?市民得以全程見證一份好提案的誕生、辦理與成效。16期專題片,生動講述著委員履職故事,讓民主協商的過程變得可視、可感。 好提案離不開好“收成”。市政協堅持提案全生命周期管理:從選題、調研、撰寫、提交、立案、交辦、協商督辦,到“回頭看”跟蹤、成果轉化,全過程指導、監督,確保“提得對、辦得好、落得實”。 為了激勵委員“多出精品、少提空談”,市政協將提案質量納入《政協委員履職管理考核辦法》,明確要求“無調研不提案”“提案在精不在多”。每份帶著泥土芬芳的提案,正悄然改變著莆田的面貌,助力“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的實現。 提案工作的累累碩果,市政協將其串珠成鏈、聚勢賦能。編輯出版的《感恩奮進——莆田市政協30年木蘭溪綜合治理提案匯編》,46件提案串聯起守護母親河的政協力量。連續兩年編撰的《呼應——莆田市政協提案故事》,100篇故事飽含思想深度與情感溫度,生動詮釋著委員們“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初心使命。它們讓提案從“筆端紙間”變得立體、鮮活、亮麗。 從創新提案培育機制,到打造“開門辦提案”平臺;從實行委員履職積分制,到完善提案質量評價體系,市政協正以一系列務實創新之舉,努力讓每一份提案都成為一顆閃亮的珍珠,串起人民政協為人民的動人歷程,扣緊履職為民的“第一粒紐扣”。(時報記者 鄭育俊 通訊員 陳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