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歷史故事 賦能莆陽福道 市政協(xié)召開專題研討會 沈萌芽出席
市委有部署,政協(xié)有行動。8月29日下午,市政協(xié)召開“挖掘歷史故事,賦能莆陽福道”專題研討會。市政協(xié)主席沈萌芽、副主席林玉瑞、秘書長陳四海出席。 會上,課題組的專家學者、政協(xié)委員作了相關匯報。大家圍繞賦能賦名莆陽福道,集思廣益、協(xié)商醞釀、建言獻策。
沈萌芽強調——
為莆陽福道賦能賦名是貫徹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行動,是建設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具象表達。莆陽福道沿線的名稱既要讓人記得住、叫得響,更要串聯(lián)地理特征、功能屬性、歷史文脈和精神內核。
沈萌芽要求——
要以地理標識為本,讓名稱“立得住”。錨定地理坐標這一“本真底色”,讓名稱成為連接人與空間的“第一把鑰匙”,從地理維度筑牢名稱的“根基”。
要以功能契合為要,讓名稱“用得好”。聚焦功能屬性這一“實用標簽”,推動賦名與福道的實際功能相匹配,讓名稱與功能“雙向呼應”。
要以歷史文脈為魂,讓名稱“有根基”。深入挖掘福道沿線及周邊“沉睡的歷史”,讓福道“連山水”“連古今”,成為傳承地方歷史的“文化脈絡”。
要以文化意象為韻,讓名稱“有味道”。善于提煉莆陽文化意象,突出莆陽文化符號,讓名稱自帶“莆田韻味”,從文化維度提升福道的辨識度。
要以通俗易懂為形,讓名稱“傳得開”。堅持“老少咸宜、雅俗共賞”,真正讓莆陽福道“有名有實、有魂有韻”,成為一條讓莆田人自豪、讓外地人向往的“幸福之道”“文化之道”。(時報記者 鄭育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