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記者 鄭育俊
筆載鐵血卷千幛,壺蘭燃炬傳永光。 莆田市圖書館展廳內,九十八幅書畫作品靜靜懸掛,猶如九十八扇穿越時空的窗口,將八十年前的烽火歲月與今日和平景象相連,構筑成一幅震撼人心的歷史長卷。 金秋九月,壺山蘭水間,藝術與歷史在此交匯。2025年9月2日,“山河銘記——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書畫展”啟幕,98幅丹青翰墨以藝術語言述說歷史,將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凝練成穿越時空的精神圖騰。 “這不僅是一場書畫展覽,更是對血火榮光的集體回望,對抗戰精神的時代禮贊,一次跨越八十載的歷史對話。”市政協主席沈萌芽在開幕致辭時說,“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我們以丹青銘記烽火,以翰墨抒寫榮光,旨在緬懷先烈偉績,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汲取無窮奮進力量。”
筆鋒如劍,鐵血山河入畫圖
群賢翰墨輝,眾彩丹青匯。展廳內墨香四溢,觀者云集。每幅作品前都聚集著凝神駐足的人群,仿佛透過筆墨與歷史進行無聲對話。 國畫《從勝利走向勝利》。畫面中,兩位女戰士在昏黃油燈下專注打著草鞋。“我想通過這個瞬間,表現革命戰士的堅韌與信念,將人民軍隊這種艱苦奮斗、不畏艱難的精神具象化,讓觀眾感受革命先輩們的偉大。”市政協常委、市美協主席方金河深情講述這件作品的創作體會,“每一針每一線,都連著前線的腳步,都系著勝利的曙光。” 市政協委員、市書協主席張煌為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創作的書法作品《匡世》,“雄師驅虎豹,壯士挽狂瀾”十個大字墨韻淋漓,力透紙背。“創作時,我腦海中浮現抗日將士奮勇殺敵的壯烈場面。”張煌表示,“每一筆都凝聚著對先烈的敬仰,每一劃都飽含著民族的豪情。” “梅花香自苦寒來,這正是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精神的象征。”市政協委員、城廂區文化館館長林勁松對創作的國畫《梅花歡喜漫天雪》作出這樣的闡述,“作品靈感來自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創作過程中,我無數次想起抗戰先烈在極端困境下堅持斗爭的故事。” 這些作品源于書畫家們深入莆田大地的精神尋根。他們踏訪哲理鐘樓的斑駁磚墻,聆聽中國工農紅軍第108團舊址的歲月回響,駐足澳柄村紅軍207團駐地的蒼松古厝,傾聽尚書橋村赤石宮閩中抗日義勇軍集訓地的集結號,在閩中革命司令部的山風林濤中捕捉歷史脈搏。 八秩春秋鑄豐碑,壺山蘭水憶崢嶸。此次書畫展由市政協、市總工會主辦,市政協書畫院、市書法家協會、市美術家協會、市博物館、市圖書館、各縣區政協、市愛國擁軍促進會協辦。沈萌芽充分肯定展出的98幅書畫作品:“既有宏大的敘事,也有深情的刻畫,更有雋永的表達,融政治性、思想性、藝術性、廣泛性和時代性為一體,每一幅都飽含著創作者對歷史的敬畏、對先烈的緬懷、對和平的珍愛、對未來的期盼。”
抗戰精神,血火淬煉永流傳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沈萌芽在書畫展開幕式上致辭說,偉大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不僅是一部血與火的戰爭史,更是中國人民為人類和平事業犧牲奉獻的真實寫照,是中華民族不可侵不可辱的莊嚴宣告。中華兒女用生命譜寫的斗爭史詩,鑄就了偉大的抗戰精神——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 展廳中,巨幅油畫再現了軍民同仇敵愾的沖鋒瞬間,工筆人物畫細膩刻畫了戰士如炬目光,山水畫以壺公山沉穩、木蘭溪奔流,隱喻這片土地的堅韌不屈與生生不息。 “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更好地開創未來。”沈萌芽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強調要深入學習9月1日《求是》雜志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文章《弘揚偉大抗戰精神,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彼岸奮勇前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將偉大抗戰精神化為奮進新時代的強大動能。她寄語—— 廣大政協委員、職工群眾要將偉大抗戰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凝心聚力、履職盡責、建功立業,積極投身到“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的生動實踐中,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莆田實踐,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此次聯辦書畫展,既是對偉大抗戰精神的崇高致敬,也是對莆田這片英雄土地及人民的深情禮贊。”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林鋒在主持開幕式時表示。 “當我站在紅軍舊址前,觸摸那些斑駁的墻壁,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我們有責任用筆墨記錄下這些不該被遺忘的歷史,讓后人知道今天的和平幸福來之不易。”此次作品入選的書法家代表陳進上臺領取入展證書時如是說。
時代傳承,壺蘭薪火照新程
筆墨當隨時代。此次展覽作品宛如一部部生動的史書,將那段充滿硝煙與熱血的歷史展現在觀眾眼前。 展覽不僅是歷史回響,更是精神傳遞與行動號角。作品前,人們駐足凝思:白發老者眼含淚光回想那段崢嶸的烽火記憶;年輕學子神情肅穆用心感受信仰力量。 書畫愛好者林同學觀展后感慨:“以前只在課本上了解抗戰歷史,通過這些書畫作品,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那個烽火年代。” 退休干部陳老觀展后說:“這些畫讓我仿佛看到革命先輩們英勇奮戰的身影。我們應該把這段歷史告訴年輕人,讓偉大的抗戰精神代代相傳。” 沈萌芽對傳承之道提出明確方向。她希望—— 廣大書畫愛好者要自覺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創作更多催人奮進、鼓舞人心的精品佳作,為繁榮莆田的文化事業貢獻一份力量。 丹青寫意,山河為證。 當這些飽蘸深情的書畫作品匯聚一堂,它們不再是靜止墨跡與色彩,而是一曲回蕩在壺山蘭水間的英雄贊歌。 “在筆墨丹青間感受歷史的溫度,在山水畫卷中感悟和平的珍貴。”沈萌芽表示,“我們要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偉大抗戰精神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一代代傳下去。” 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但抗戰精神的傳遞永不落幕。壺蘭大地上的丹青畫卷,正是巨龍騰飛之姿的壯美映照。抗戰精神融入血脈,莆陽兒女必將以更加昂揚姿態,在這片英雄土地上,續寫無愧于歷史、無愧于時代的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