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如水,傾瀉在莆陽福道的“天空之鏡”上;人潮如織,涌動在佳節團圓的溫馨夜色中。 9月29日晚,當中秋的柔美與國慶的莊重深情相擁,莆田市政協以一場別開生面的“和美莆田是我家——‘慶國慶迎中秋’委員聯系界別群眾活動”,將履職故事、產業活力、兩岸親情和家國情懷,融于一輪明月、萬家燈火之中,繪就出一幅政協與群眾心手相連、共赴美好的時代畫卷。 傍晚時分,莆陽福道早已洋溢著節日的喜悅與煙火氣息。“煙火莆田 食品盛宴”展銷區人頭攢動,四大展區各具特色:啤酒文化互動區內,市民舉杯品味百威精釀的香醇;非遺食品展示區中,傳統紅團、楓亭糕喚起濃濃鄉愁;特色美食品鑒區前,復茂餅家匠心打造的直徑1.3米“莆田第一餅”成為打卡熱點;食品企業推介區內,政協委員化身“優品推薦官”,熱情講述助力企業拓展市場、帶動農民增收的履職故事。“既嘗到了家鄉味,更感受到了政協情!”前來觀展的市民陳女士笑著說。 夜色漸濃,主會場燈光璀璨,活動在“家鄉美”“產業興”“同心緣”三大篇章中徐徐展開,始終緊扣“委員聯系界別群眾”這一主線。
在“家鄉美”篇章,六位政協委員將助力鄉村振興的履職故事娓娓道來。市政協委員、福建金溪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黃世統講述“讓一片葉子富一方百姓”,市政協委員、涵江區雙福村黨支部書記郭玲玲分享“荔林水鄉”的蛻變歷程,市政協委員、湄洲媽祖祖廟董事會秘書長李少霞講述讓媽祖文化潤澤蓮池沃土……每一個故事背后,都是政協委員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伴隨著《神仙游》《龍眼樹下》等充滿鄉土氣息的歌曲,莆田鄉村的靈秀之美、活力之美、人文之美,深深打動在場每一個人。 “產業興,則城市興;誠信立,則品牌立。”第二篇章在兩項重磅發布和一場簽約儀式中推向高潮。首批“莆田優品”(食品類)誠信推薦官名單揭曉,15位來自產業一線的委員與企業代表,將以誠信為基石、以推薦為紐帶,推動莆田食品走向全國、走向世界;“百威精釀促消費百家餐飲名店”名單同步發布,餐酒融合的新模式將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惠及市民生活;而在興化府歷史文化街區“美食煙火”一條街招商簽約儀式中,八家企業現場落筆,攜手打造“宋韻閩風”與“煙火莆田”交融的文化地標。“政協不僅搭臺,更為企業賦能!”簽約企業代表感慨地說。 尤為引人注目的是,承載千年茶韻的明代貢茶“月中香”MTV于現場正式發布。這部音樂短片以現代視聽語言再現莆田龜山千年古茶的禪意與文化,將傳統制茶技藝、山水靈秀與文獻名邦的人文底蘊巧妙融合,不僅生動彰顯了莆田食品產業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更展現了政協在挖掘地方特色資源、推動產業與文化深度融合中的積極作為。 最是團圓映初心,最是親情動人心。第三篇章“同心緣”以市朗誦協會的《和美莆田 共同富裕》開篇,字句鏗鏘中傳遞出各界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共同向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市政協委員與仙游臺灣創業園臺胞共同演繹一曲《但愿人長久》。情到深處,臺胞“兩岸一家親”的呼喚脫口而出,道盡了血濃于水、月共一輪的深沉情感。臺下觀眾輕聲跟唱,掌聲與歌聲交織,親情與鄉情交融,成為今夜最溫暖的記憶。莆田學院曉音合唱團獻唱《領航》,全體起立高歌《我和我的祖國》,激昂的旋律、嘹亮的歌聲,回蕩在莆陽的夜空,也回蕩在每一個熱愛家鄉、心系祖國的腦海之中。 “中秋一夜月,千載家國情。”市政協主席沈萌芽道出策劃舉辦此次活動的初衷,“既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重要講話發表一周年的具體行動,也是踐行市委市政府‘和美莆田、共同富裕’新愿景的生動履職。”她表示,市政協將持續推動委員深入群眾、傾聽民聲、匯聚民智,為莆田加快建設綠色高質量發展先行市廣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識、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這一夜,月光灑在每個人的笑臉上,照耀著莆陽大地的和美圖景,也照亮了政協與群眾同心同行、共赴山河的嶄新征程。(時報記者 鄭育俊) |






